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对于公款挪用者来说,其法律后果也是不可避免的。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最高可判处死刑,最低可判处有期徒刑。
在实际的审判中,挪用公款罪的刑期不仅取决于被挪用的金额大小,还要结合被告人的基本情况、主观恶性程度以及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刑期分为六个档次:
1. 轻微情节:6个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一般情节:6个月以上1年以下有期徒刑。
3. 较重情节: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
4. 严重情节: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5. 极其严重情节: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6. 严重社会危害性: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因此,挪用公款的判决时间会根据庭审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在开庭审理时,法官会根据被告人挪用公款的情节以及证据是否明确来判定被告人是否犯罪以及所犯罪行的程度。如果被告人被判定有罪,其刑期将会在数天至数月内公布。
总体来说,挪用公款要面临的法律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而其判决时间和刑期则会因具体情况而异。对于挪用公款的话,最好的方法是预防此类行为的发生,减少在工作生活中所遭受的经济压力,尽可能避免出现的诱惑。